每天几分钟呼吸调息操, 真的能缓解焦虑吗?手把手教你练 !

Last updated: 14 Nov 2025  |  47 Views  | 

每天几分钟呼吸调息操, 真的能缓解焦虑吗?手把手教你练 !

小编导读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思虑过多,长期处于紧绷与焦虑的状态,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反应——像是呼吸变浅、容易疲倦、头晕脑胀、思绪紊乱、反应变慢、健忘,甚至食欲忽增忽减、胸闷心悸、睡眠品质下降等问题。这些都是身心在提醒你:该好好放松、调整步调了。今天,华侨中医院中医脑病针灸康复门诊医师林嘉诚,将带您深入了解——如何通过中医针灸调理与呼吸调息操结合,帮助中风患ั有焦虑症状患者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一)、现代治疗 VS 中医导引
现代医学常通过心理治疗、药物干预来缓解焦虑,但副作用与依赖性也让人担忧。而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气血不和”是焦虑的根源。通过呼吸调息与导引术(如《易筋经》功法),可从气机运行入手,帮助心神安定、身心合一。
(二)、为什么“呼吸调息操”有效?
在中医理论中有云:“心主神明,肺主一身之气”。心主情志,肺主气机,当呼吸急促、气机不畅时,心神也随之不安。缓慢、均匀、深沉的呼吸,可以调理肺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放松肌肉与经络。当全身气血流畅时,焦虑、紧张、胸闷、心悸等症状便会自然减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情绪与心理活动在中医中称为“情志活动”。若情绪波动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影响脏腑功能与气血运行,破坏身体的整体平衡。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意思是:愤怒使气上逆,喜悦使气缓和,悲伤使气消散,恐惧使气下陷,惊吓使气紊乱,思虑过度使气郁结。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过度,会损伤相应脏腑: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由此可见,情志失衡直接影响气血的流通与脏腑的协调。因此,呼吸调息操正是一种从根本上调理情志的养生法。当“气顺则情安”,气机调畅,心神自然宁静,情绪亦能回归平衡。此外,现代研究也发现,规律的呼吸训练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从“紧张”模式转为“放松”状态,是一种调身、调心、调气并重的自然疗法。
(三)、祖传古法的现代价值
《易筋经》起源于千年前的少林导引术,被誉为“内练一口气,外壮筋骨肉”。
其核心在于“以气导形、以形养气”,通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使气血流畅、筋骨柔和、身心平衡。古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气机通畅则百病不生,情志调和则心神自安。
《易筋经》的呼吸调息法正是这种“调气以安神、调神以和气”的实践。
在现代社会,焦虑、失眠、疲惫几乎成为“文明病”。当思虑过多、压力过大时,气机易滞,血行不畅,久而久之便形成“郁、结、虚、扰”等失衡状态。而《易筋经》导引调息的价值,正在于以自然之法调养身心,以“动”化“滞”,以“息”养“神”,帮助人们在忙碌中重拾内在宁静。每天仅需 5–10 分钟 的练习,让气机顺畅、心神安定——焦虑不再主宰你的情绪,而是化为平衡与力量的源泉。
(四)、缓解焦虑的气血调理功法 —— 《易筋经》呼吸调息操
以下是一套源自《易筋经》导引术的简易功法,动作温和、呼吸自然,适合日常居家练习,有助于调和气血、舒畅心胸、宁心安神。
韦陀献杵第一式
可缓解以下病痛:矫正脊椎侧弯、改善气喘痼疾、胸闷、腹胀、腕道综合征、消除焦虑紧张及舒缓解抑郁。
1. 准备姿势
双脚分开约一掌宽,双腿伸直,脚掌平贴地面。躯干端正,目视前方,肩部放松,双手自然下垂。

2.吸气抬臂
缓缓吸气,双手向前抬起,十指交叉,大拇指朝上,双臂伸直。

3. 合掌于胸前
呼吸平稳,将双手合掌于胸前,保持自然呼吸。
                                       

 韦陀献杵第二式
可舒缓以下病痛:心脏血管疾病、中风、改善甲状腺分泌功能、调节内分泌失调、肩颈酸痛、腰痛、背痛、安魂定魄、壮胆怯惊。
4. 翻掌开胸
两手翻掌向下,双肘向两侧打开至极限,拇指靠近胸前,扩展胸腔。


5. 展臂外推
肘微弯,手腕上扬,掌心向外,双臂同时外推至身体两侧。


6. 收气回胸
翻掌向上,双臂合拢于胸前,掌缘相对,肘外展。

韦陀献杵第三式
可舒缓以下病痛:矫正脊椎歪斜侧弯、改善肩背痛、肘痛腕痛、慢性肠胃炎、强健体魄、宁神助眠。
7. 上托观掌
双掌向前上方托起,抬头目随手上,脚尖同时轻轻踮起。


8. 归位放松
脚跟落地,同时双臂缓缓下放,掌心向下回到身体两侧。


建议:
每日练习 5–10 分钟,可帮助恢复气机流畅、安定情志,有效缓解焦虑、胸闷与失眠,恢复身心轻盈平衡的状态。
(五)、情绪自我调节法 —— 5·4·3·2·1 安心练习
除了导引调气外,还可以配合“五感自我安抚法”,这个技巧需要你全心关注自己正在做的“5·4·3·2·1”练习。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思绪飘到其他事情上,请先停止所有动作,然后从第一步(5)重新开始。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把注意力拉回当下,有效减少杂念,让身心更专注、更平静。
 • 5: 环顾四周,说出你看到的 5 样东西(如绿色或黄色的物品)。
 • 4: 触摸身边 4 种物体,感受不同质地(衣物、桌面、纸张、地面等)。
 • 3: 聆听周围的 3 种声音(空调声、脚步声、门响等)。
 • 2: 辨识空气中的 2 种气味。
 • 1: 觉察舌头上的味道,或进行“方框呼吸法(Box Breathing)”:
吸气 4 秒 → 屏息 4 秒 → 呼气 4 秒 → 再屏息 4 秒,循环约 1 分钟。
温馨提醒
呼吸调息与导引功法虽简单,却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练习,才能确保动作得当、呼吸顺畅,效果更安全、显著。放慢脚步,深吸一口气,让气息带走焦虑,让宁静回到心中。
医生介绍
 林嘉诚中医师
■ 进修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 毕业于华侨崇圣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联合学位。
【擅长】
擅长运用中医康复导引各种治疗脑病神经系统,中风后遗症引起的肢体偏瘫,四肢痉挛状态,共济失调, 命名性失语症,慢性肌肉损伤的康复。
【出诊安排】 
① 8楼/823 824 825房间脑病针灸康复门诊: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周六、周日 08:00 - 16:00 出诊。

 点击下方按钮预约
林嘉诚中医师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best user experience, to find out more you can go to our Privacy Policy  ,  Cookies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