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拔的是正经罐吗?

Last updated: 23 Apr 2021  |  413 Views  | 

你拔的是正经罐吗?

        有这么一条谜语:“这位大夫医术高,不用药来不开刀,只要见它发了火,一口咬个大紫包。”没错,谜底就是拔罐。 对中国人来说,拔罐儿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从各大中医院、中医诊所、足疗店、汗蒸房,到亲自在家动手,形形色色的拔罐随处可见。国人对拔罐情有独钟,不仅使拔罐成了一个热门的养生项目,几乎到了“万病皆可拔的境界”。

       咱们先来看看拔罐的前生和今世,有意思的是,拔罐并非中国首创。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开始拔罐了,在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庙的墙壁上,就刻着两个吸杯,是用来抽取人体血液的。在中国,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与后世拔罐相似的疗法,但当时是一种普通的手术方式;到了唐代,《外台秘要方》正式把拔罐当做一种疗法来记述;明清时,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如康熙年间的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说:“余见近来拔火罐者,以火入瓶,罨人患处,立将内寒吸起,甚力”。清代医书《本草纲目拾遗》中,正式记录了拔火罐主要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和舒筋活络。

      幸亏有这些文献,咱们才得以了解拔罐的发展史。拔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西方也好,东方也好,是谁传给谁,暂无可考。但一般认为我国的拔罐是传统医学自创的,拔罐儿与穴位治疗,传播与弘扬,中医功不可没,影响力自然也最大。所以,当今国际医学史界都认为,现代的拔罐疗法是源于中医的疗法。


      那么,拔罐儿怎么拔?能治什么病?解释的“学术点儿”,拔罐是选用不同的玻璃罐、陶瓷罐或者竹罐等,通过燃火、蒸煮或者抽气的办法使罐内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说泛泛点儿,拔罐能清藏毒排湿气,舒筋活络。一般拔罐位置选择也在肩部、腰部、背部这样容易疲劳的部位,跟撸串儿、喝啤酒这种社交文化一样,人们普遍把拔罐儿当成一种有益健康、简便易行的治疗与保健方法。


       在泰国华侨中医院的骨科推拿科,每天都有病人主动询问医生,“我最近湿气好重,得拔个罐儿!“”我腰疼好几天了,能拔罐儿吗!““好久没排毒了,快给我拔个罐儿!”……是不是病人有需求,医生就得马上配合?当然不是这样。骨科林培川中医师曾经说过:“拔罐确实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寒气与毒素,让身体更加健康,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拔罐,比如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精神病或神经质、肺结核等人群,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过于瘦弱的人也不宜用火罐。另外,拔罐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咱们先聊聊拔罐的原理!根据中医学理论,在人体一定部位拔罐时,罐内负压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甚至破裂,由于红细胞破裂,出现自体溶血现象,使表皮紫黑,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器官,增强其活力,提高抵抗力。同时机械刺激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调节和控制力,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促进疾病好转。

       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要赶紧约去拔罐?等等,先别急。本来是为了保健身体、治未病,但千万不要随便淘几个简易拔罐器,就在家给自己弄,也不要盲目去诊所,因为操作不当或次数太频繁也会伤害健康。咱们身上有些部位是不能乱碰的!比如头面部位(面部皮肤浅薄不易吸拔,容易留疤,头部则因为毛发过多不适合拔罐); 皱纹处、皮肤松弛等部位(皮肤若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时,火罐易脱落,没有效果);重要脏器(会对脏腑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如心口、眼睛等位置);肢体末端(神经分布多)。另外,孕妇本身是不建议拔火罐的,尤其是腹部、腹股沟。其他禁忌部位如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皮薄、肌少、大血管以及筋肉结聚处(如腋窝、颈动脉处、委中穴等)都不宜拔罐。

       除了要避开这些身体部位,也不能在同一位置反复拔罐,这样皮肤易红肿、破损;拔罐后皮肤的毛孔正处于张开状态,1小时~2小时之内不可以洗澡,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进入体内;拔罐前后不要喝酒;拔罐后避免剧烈运动。拔罐时间不是越久越好,一般以从点上火滑完罐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

       总之,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提醒各位,不要为了省钱自己拔罐,也不要遇上不靠谱的技师,导致皮肤烧伤、细菌感染,更不要听信拔罐包治百病的街头谣言。到正规的中医院,找正规的中医师,只拔正经罐,从你我做起!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best user experience, to find out more you can go to our Privacy Policy  ,  Cookies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