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太师--窦汉卿

Last updated: 23 Apr 2021  |  505 Views  | 

针法太师--窦汉卿

        窦汉卿(1196—1280),金元时期理学家、针灸医家,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 等,其“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颇有影响,对针灸学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公元1211年蒙金战争开始,此时兵连祸结,百姓背井离乡,转徙南北,寒饥路隅。窦汉卿的家乡在河北邯郸,在逃难的路上,他看到很多患病的难民因为没有医药救治而死去,萌生了学医的念头。窦汉卿历尽艰辛,来到了河南清流河畔的外祖父家,随即病倒在床,舅父请了当地一位姓王的名医给他诊治,窦汉卿渐渐康复。在感恩王医生的同时,窦汉卿也领略到了中医药的神奇。
 
  那时跟人学医是要交很多学费的,舅父家并不宽裕,无法满足窦汉卿拜师学医的心愿。于是窦汉卿经常跑到王家诊室观看王医生诊病。
 
  一日,窦汉卿在王家诊室观诊,正赶上王医生的爱女读书有疑问想询问父亲,因为王医生患者多,一时难以脱身解答,窦汉卿便在一旁悉心给予解释。王医生父女十分敬佩窦汉卿的才华,每逢窦汉卿去观诊,王医生均以先生称呼,他的女儿也积攒了一些问题前去请教,久而久之变得熟络起来。后来,王医生把女儿许配给窦汉卿,窦汉卿亦三拜九叩,从此跟王翁学医。
 
  王医生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医德医术受人尊重,他细心地传授给窦汉卿诊脉和方药等。窦汉卿谦虚好学,颇具悟性,加上他的儒学根基又好,不久便将《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医书了然于心。窦汉卿夜间秉烛攻读,白日里跟着王医生侍诊,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有一天,王翁对他说:“世方多难,能业医术,则可以济人而善身”,使其业医,并嘱其求师学习针法。
 
  公元1232年,窦汉卿37岁。这一年,蒙军占河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家中亲人都已故去,于是窦汉卿逃难到汝南。他在汝南县遇到同来避难的山东藤县儒医李浩及其子李元。李浩喜医方术,擅长针灸治疗疾病,元初经常往来于东平间,为百姓治病,医术高超。窦汉卿想起岳父曾嘱其学习针法,随即跟随李氏父子学习“铜人针法”及43穴。
 
  次年6月,金朝国势已积重难返,哀宗虽竭尽全力,终究无力回天,形势恶化,哀宗又逃往蔡州。金哀帝迁蔡,窦汉卿认为大兵将至,不迅速离去,祸在旦夕,于是又南渡淮河,至湖北德安府孝感县。窦汉卿与孝感县令谢宪子一见如故,互相了解后,谢宪子安排窦汉卿在自己家中居住,并且教授窦汉卿《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窦汉卿朝益暮习,颇有所得,丰富了自己的学识,所学更加精切。窦汉卿通过跟谢宪子学习理学,为后来与同时期的另一位大儒赵复共同将理学传播到北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公元1253年冬天,寒风呼啸。驻扎在北方爪忽都一带的蒙古兵,刚刚从南方征战归来。宣威将军孛兰系突然身体壮热,昏迷不醒。军医罗天益看了脉象,用了药。三天过去了,病情没有起色,罗天益很着急,蒙古人更有责言。另一位军医给罗天益支招,让他去请教窦汉卿。
 
  罗天益几经寻找,终于找到了窦汉卿居住的帐篷。在火炉旁,两位医学家共聚一起畅谈。罗天益将孛兰系的症状和治疗过程详细陈述一遍,窦汉卿听后笑着说:“罗先生可以试试针刺大椎穴,用泻法,然后再针刺他的太溪穴,用补法。病人应当热退神清。”罗天益听了窦汉卿的一番指导,马上回到孛兰系的军帐,按窦汉卿所说的方法予以针刺。随着银针的刺入,孛兰系立即苏醒,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身体的壮热开始消退。
 
  罗天益非常惊喜,“为什么要用这两个穴位呢?”罗天益不解地问。“大椎穴在颈椎后侧高骨下,是督脉的奇穴,人身上的阳气凝聚于此,经络郁闭,所以要发热,督脉上通于脑,主神志。采用泻法,正是为了疏散经络,通达阳气。试问,当身体壮热时,病人是否手脚冰凉呢?”窦汉卿一边解释,一边发问。“是啊,孛兰系的四肢就像冰一样寒凉。”“那为什么要用太溪穴呢?”罗天益继续问。窦汉卿认真回答说:“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肾是水源,补太溪穴,正是为了弥补病人的阴精损伤。”罗天益听着窦汉卿的解释,如醍醐灌顶,高兴得不知所措。(作者:王富春 王新悦)
 
转自中国中医药网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for best user experience, to find out more you can go to our Privacy Policy  ,  Cookies Policy